提升机的制动过程,便是依靠提升机制动盘与制动器闸瓦摩擦所产生的摩擦力来实现的。提升机制动盘的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矿井的正常生产和煤矿安全。《国家煤矿安全生产规程》规定:“矿用提升机在使用前制动盘端面跳动不大于0.50mm,使用过程不大于1 mm。但是在矿井提升机安装、使用过程中,制动盘偏摆超差,是较频繁发生的问题。今天小编就跟大家讲讲矿井提升机制动盘偏摆超差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一、提升机制动盘偏摆超差的原因
1、制造过程中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矿井提升机的制造比较严格,工艺也比较复杂,对加工装备及加工过程、装配人员素质要求较高。以单一的制动盘 (两半剖分式结构) 为例,制动盘属于薄板半圆环结构,在加工后若放置不当 (如:倾斜靠放,或平放时底部未垫均匀),可能造成制动盘变形。短期内产生弹性变形,在工厂内很快进行装配时可以消除变形量,装配后表检测也能到达规范要求及图纸要求。在工厂内装配结束后,对于大型提升机,为了方便运输,将制动盘拆开等待装箱,在装箱前这一段时间,若不当放置时间较长,制动盘将产生塑性变形。由于工厂内制造工序已全部结束,该问题在发货前便不会再暴露出来,这就是制动盘变形的原因之一。另外,如装箱设计不合理,也会造成制动盘变形。
2、 安装中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 台提升机的安装周期与安装单位的水平、工具放置、场地环境均有很大关系,一般应不超过 1个月。在现场安装过程中,如果提前把制动盘从箱中取出且放置不当,数天后使用时制动盘就已产生变形。尤其是在平峒或井下峒室安装的提升机,因制动盘包装箱体积较大,无法在巷道内运输,须取出制动盘后运入安装地点,运输时采用矿用平板车,如放置时底部未垫平,加工途中颠簸极易造成变形。另外,由于工作场地狭窄,制动盘大多是斜靠在壁上,而不是平放,即使平放,因环境受限,工作人员不可避免对制动盘经常踩踏,并且还有可能在制动盘上堆放杂物,加之制动盘底部不可能垫平,造成制动盘变形。
提升机安装时要求卷筒把合后,应先对卷筒与制动盘贴合的基面打表检查,端面跳动应 < 0.5 mm。如果在装卸及运输过程中,卷筒没有发生磕碰的情况下,卷筒基面端面跳动不应超差 (机床加工精度可以保证),那么,制动盘安装后偏摆超差的原因有:制动盘本身已变形;安装工人在紧固制动盘与卷筒连接螺柱时,操作方式错误,没有按照对称、均匀和多次紧固的方式进行,造成制动盘变形。
3、使用过程中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提升机在安装检测合格后,即进入使用准备阶段,其中包括单绳缠绕式提升机卷筒的缠绳和多绳摩擦式提升机的挂轮等工作。
(1) 单绳缠绕式提升机的提升高度 (斜井提升总长度) 越大,缠绳量也越大。缠绳时,卷筒须以极低的转速运行,因而使用盘形制动器闸住制动盘运转,时间一长,制动盘发热,严重时制动盘发蓝,待缠绳结束制动盘冷却后,即产生较严重变形,这种情况较为普遍发生。
(2) 安全规程要求闸瓦与制动盘接触面积应≥60%,新安装提升机闸瓦与制动盘接触面积许多不能达到规范要求,因此需要对闸瓦进行处理。大多数矿山不采用机械加工手段来修闸瓦 (较复杂,不易控制),而是采用闸瓦与制动盘贴磨的方式。即在卷筒未缠绳 (挂绳) 前卷筒全速运转,闸瓦逐渐靠住制动盘贴磨,直至达到 ≥60% 接触。这种方式虽简单可行,但真正贴磨用时数天,期间要求制动盘表面温度不能超过 80 ℃,达到 80 ℃ 时停车,清除闸瓦表面粉末,擦净制动盘表面,降至室温后再进行贴磨,周而复始直至达到要求。一些单位为了赶工期,使制动盘长期处在高温状态下进行贴磨,制动盘冷却后发生变形。多绳摩擦式提升机制动盘变形多属此种情况。
(3) 缠绕式提升机设定的减速距离较长,盘形制动器制动时间就较长,尤其是在斜井提升时制动盘极易发热 > 80 ℃ 以上,运行不久后制动盘就发生超差变形。
二、制动盘偏摆的处理方法
其实,矿井提升机制动盘偏摆超标是较为普遍发生的问题,建议矿山技术管理部门应重视安装及使用过程中制动盘变形的控制及检测,防止事故发生,确保矿山的安全生产。